【佛山日报报道】工匠故事 | 浩迪科技陈声荣:将电表从幕后带到台前

2019年南海拟命名大城工匠系列故事(十六)

广东浩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声荣:将电表从幕后带到台前


陈声荣

出生年月:1962年8日

职务:广东浩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工匠感言:热爱自己的专业,把产品做到极致,追求超越业界的创新。

手机APP可实时查看每小时用电情况,欠费停电后通过微信、支付宝充值,快则3秒、慢则10多秒自动恢复送电——自从去年初安装了浩迪智云电表后,万科广场的商户再也不用到处找财务、找电工买卡充电。在全省,还有1万多个智云电表正在改变用户的生活。除了反应迅速,智云电表还能识别电热棒、电动车电池等危险源以保障用电安全。

促成这些变化的就是广东浩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声荣,19年来,他坚持用户思维,不断创新,让隐居幕后的电表变成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


误打误撞入行 萌生强品牌意识

大学主修声纳专业的陈声荣没有想到,毕业十余年后他会进入电表行业。

“完全是误打误撞入的行。”1984年,陈声荣大学毕业后进入研究所从事潜艇声纳系统研发,整整十年都在为我国新一代潜艇声纳系统的研发而努力。但在项目收官后,他却觉得“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加入一家计算机公司,从事计算机代理销售和网络系统集成工作。

这一次转型,让他成为我国最早一批接触互联网的技术人员,也为他掀起电表行业的技术革命埋下伏笔。

1996年~1998年期间,陈声荣所在的企业作为国际网络和服务器厂家的代理商参与了国家地震局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规划工作,虽然客户采纳了他们的技术方案,却在招标阶段把他们排除在投标外。究其原因,是因为作为代理商的企业没有品牌和技术,没有核心竞争力。这段经历让他意识到: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拳头产品,必须树立自己企业的品牌。

就在此时,几位朋友在北京收购了一家做智能电表和集中抄表系统研发的企业,陈声荣欣然以技术管理的身份加入,决定以此作为自己打造品牌产品、建立品牌企业的第一步。2000年初,陈声荣开始正式创业,在南海创立广东浩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延续对智能电表的研发。


坚持不断创新 带动智能电表从无到有

在陈声荣的设想里,正如手机可以变成具备通话功能的智能终端一样,电表也可以变得更加智能,从而改变生活。

但在外人看来,这却是“没用的发明”,其原因是电表的购买者是电网公司,他们只关心抄表更精准。意见分歧的结果是,智云电表设计正式启动后,许多同事辞职,其中不乏一些技术骨干。无奈之下,陈声荣干起了总工程师的活。

而比起观念不同,更难的挑战还在于技术的攻关。智云电表系统,包括新型智慧电表、物联网通信网络、云端数据中心、数据加密安全系统、海量电表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等内容,许多技术在电表领域应用尚属空白。半路出家的陈声荣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带领团队做了大量的试验和测试,用了4年才完成整套系统的自主研发,成功研制出具有计费、收费控制、负荷监测的智能电表,并实现在15分钟内把成千上万个电表数据上传云端分析、存储并发送给用户的目标。

实现便捷充电之余,智云电表还加载了危险负载识别功能,成为学校、工厂、出租屋安全管理的辅助工具。陈声荣介绍,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火苗上升速度快,其温度和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危害巨大,如果可以防止违规用电行为的发生,就可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正是凭借着独具匠心和超前思维,陈声荣和浩迪成功站在了国际智能电表的潮头,引领行业技术革命。


新闻链接:https://app.foshanplus.com/appServer2.0/shareNews.do?newsid=134226&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